close



本片在劇情設定上就相當吸引人,背景設定在華麗古典的貴族學校,女主角艾妲是心靈超齡成熟的高中生,
在這個瘋狂幼稚的校園中顯得格格不入,轉學生阿勒夫的出現,像童話故事中的白馬王子,不僅俊帥逼人,
還是一個才華洋溢的文藝青年,舉手頭足間都散發著一種輕浮的魅力,兩個早熟的靈魂成為了靈魂伴侶,
思維怪誕異於常人的阿勒夫,決定玩一個遊戲,希望艾妲去色誘老師,
藉此解放老師宛如死水的生活,藉由強迫的手段解放人的心靈。

電影中層層緊扣的設定,將劇情帶離了簡單的善惡對立,簡單的把它拆解成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解放,小情侶解放了什麼,為什麼解放;第二層是性別意識與權力關係;
第三層才是三人之間的愛與不愛。三層設定層層交錯,讓電影中的是非善惡模糊了交界,更對人性多了一份憐憫與溫度。



愛與不愛

單單最表層的思考,三人之間的愛與不愛就有許多值得玩味的思考,看似為人強勢的阿勒夫卻是性無能,
所以他與艾妲的關係也僅能是所謂的靈魂伴侶,老師與艾妲的感情則像是肉體迷戀而昇華的情愫。
阿勒夫與艾妲的精神戀愛,並不阻卻他游走在其他女同學之間,不禁讓人對這精神戀愛產生質疑,
雖然我私心以為阿勒夫是愛著艾妲的,幾場卸下阿勒夫風光假面的戲,都讓人對這個殘酷的角色多了一絲同情,
光是重傷在床上的那句:「我只是在忌妒。」就讓人對華麗外面下的寂寞心靈感動同情;
而老師與艾妲之間的感情,在電影的結局中儼然成為了真愛,但這愛在法庭的審理下被逐一檢視,
當法官問老師為什麼與痛毆阿勒夫,他答道:「因為愛」,這愛顯得廉價,更像是對死水般生活的逃避;
艾妲對阿勒夫的感情像是一種崇拜,對老師則像是憐憫,焦爛的殘局讓愛顯得更加脆弱,最終艾妲選擇回頭愛自己。

性與權力關係

性在電影中成為了一種權力的象徵,小情侶用性作為衝撞老師的武器,在整場遊戲中阿勒夫像是三人關係中的權力中心,
為人風格也近乎殘酷,但性無能的設定像是平衡了整個權力的天秤,三人的關係起伏與性脫不了關係,
先天就失去權柄的阿勒夫只能轉移到外在工具,像是情趣用品與攝影機。演變至最後真正握有權力的是艾妲,
在玩弄與被玩弄之間,掌握了權力的鑰匙,變成女性意識的覺醒與復仇。

解放與盲點

阿勒夫口中的解放他人,像是一種強制打破自我框架的診療過程,把困頓在生活中的老師解放,
也把因為家庭破碎而自我封閉的艾妲解放,這些解放在電影中只是一個小梗,導演有更大的野心用青春愛情講述更大的命題,
電影中歷史老師講述伊拉克戰爭的一體兩面,艾妲用絕妙的回答反駁了這個論點,
而至電影最後阿勒夫在法庭上失控的大吼:「這兩個小小的解放就有罪,解放伊拉克就沒有罪?」,
其實並沒有辦法完全了解導演用伊拉克戰爭來講解放的用意,
猜想是不是就像《一一》裡洋洋所講的:「我看這個,你看不到,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是不是我們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





「知識是惡魔最古老的朋友」-尼采

艾妲在電影中引用了尼采的話,這讓人私心覺得阿勒夫與艾妲是真正的靈魂伴侶,電影的結局讓艾妲堅定的愛自己,
精采卻落入俗套,阿勒夫與艾妲的關係在設定上就相當獨特,而在結尾上卻未能繼續叛經離道,是我自己覺得有些不過癮的地方。
arrow
arrow

    文學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