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由之丘》是一部對土地家國充滿感情的電影,談愛爾蘭獨立後的封閉保守,
真正的開始在革命之後,退去英國統治,取而代之的保守政權與神權復辟,
革命從來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持之以恆。革命的火光往往來自對生存土地永不停歇的熱愛與思念,
就如電影中人物真摯動人的情誼把對土地深厚的情感一代代傳承,
英文片名《Jimmy's Hall》講的就是主角吉米的會館,一個教導年輕人跳舞、思考、愛土地的會所,
用一種簡單的自由換取永恆不滅的革命之火傳承在每一世愛爾蘭人的腦海中。
本片正好與導演肯洛區拿下坎城金棕梠的代表作《吹動大麥的風》相呼應,
私心認為兩片中時間差距的十年,像是導演說著一個內心的美好憧憬,
一個對腐敗政權永不停歇戰鬥的自由意志,這個意志不獨屬於任何人,
也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而消彌,因為自由一但在人的腦海中萌芽就再也抹煞不。

這種對土地家鄉熱情的傳承之所以動人,就在於其樂觀向前與不屈不撓的堅定意志,
電影中會館在黑夜中化作火光,那是革命的具體象徵,雖然徹徹底底的倒下了,
但在心中的嚮往卻沒有倒下,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更加堅定對自由的信仰,
喜歡這種樂觀的熱情,即使是結尾難以敵擋的國家暴力,都在導演溫婉的手腕下,
化作一道道暖流,用通俗而真實的手法將這個暗淡的結局,再一次點亮。





本片據說為大導肯洛區最後一部劇情片,片中濃濃的傳承精神在此刻看來更為動人,
《自由之丘》放在今日的現實世界,正是給予年輕人最真摯的期許,
即使前路坎坷,我們依舊會繼續舞動自由的旗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文學系 的頭像
    文學系

    電影隨筆

    文學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