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飛
《華麗的假期》(May 18)是由韓國導演金志勳所執導,主要角色由金相慶與李準基飾演革命中的一對兄弟。台灣沒有上映。

電影中,哥哥民宇是位司機,弟弟振宇則還是一位學生,從小父母雙亡,
相依為命。看似平凡的生活,在首次振宇和護士申愛(李瑤媛飾)約會看電影時,
一顆催淚瓦斯便這麼突然地丟入電影院內,隨之而來的是大批鎮暴軍隊無情的對民眾、學生毆打,以警棍拳腳。
振宇十分不平,卻遭到哥哥民宇的勸阻,不讓他參加示威遊行。然而,在弟弟隔日上學時,赫然發現他的好朋友慘遭毆打致死,
遂與校內同學們一起加入了抗議的行列。之後,憤怒的是民開始大量的湧向了市中心展開大規模的示威,
而一批批的部隊正在前方待命,空中的直升機傳來了市長的廣播,表示他會盡量讓軍隊在中午前離開,請大家先回家、以策安全。





劇情的另一條線,在於軍政府的種種動作,先是飛機上的長官表示,這一趟是要剷除共產黨的勢力,並表示目的地是最高機密,
而士兵以日出的方向推斷,飛機是往南方開的;再來是護士申愛的父親,原來是一位退休的高階軍官,
在一次與現任的軍隊指揮官面談中更得知,軍方除了要在各校園駐軍之外,更不排除以任何方式驅離暴亂份子、整肅異己。
歡欣鼓舞的市民們,面對著舉著武裝軍隊高唱著「歡送歌」,並且不斷地倒數著離午時的計時,還剩10分鐘、還剩5分鐘,
忽然廣播器開始播放起了南韓的國歌,原先嬉鬧的市民收起了笑容,嚴肅的立正、開始跟著唱起國歌。

然而,諷刺的是,當國歌響起,正是軍隊發動攻擊的信號;軍隊開始持槍掃射遊行示威的群眾,無差別攻擊造成大量的學生、民眾死亡,
而弟弟振宇也在這波的攻擊當中喪生。哥哥民宇在傷心欲絕的同時,更點燃了對獨裁政府的憤怒,
進而參與了光州的市民集結成的人民軍,攻破了軍火庫,暫時地將軍隊趕出了光州市。

然而這短戰的勝利帶來的並不是甜美的果實,而是慘痛欲絕的代價。軍政府包圍了光州,切斷所有的資源,
並開始竭盡所能的將這群市民視為共產黨黨工、間諜、叛亂份子、暴民等。耗時幾日後,政府動用了大型武力,
以坦克、大批軍隊攻陷了武裝自治的光州,民宇也在最後對著政府軍喊著:「我不是暴民,你們才是!」而死於亂槍之下。




整部電影是取材自南韓的光州事件,又稱為518事件;80年代美國與蘇聯成為世界兩大勢力,
而在資本主義取向的南韓抑是受到麥卡錫主義的影響,人人唯恐被貼上紅色共產黨的標籤。
而另一方面,此時期南韓,因種種複雜的政治因素發動了戒嚴,進行軍事管制,禁止任何非法集會、遊行,
並且嚴立控管各個媒體機關,就是要防止北韓的共諜騷亂。之後,當時的陸軍司令官全斗煥發動政變,取得了全國的軍政權;
整個南韓在戒嚴之後便開始發動一波波人民抗議、萬人示威,在全斗煥政變之後更盛,
而光州事件,正是在5月18日軍方與約1500名學生在當地大學校門口發生衝突,進而開始展開大規模的屠殺行動。

從電影的各個細節來看,一開始學生振宇過著平凡尋常的日子,上教會、追女生、念書、懷抱著著想買一把賽哥維亞吉他的夢想;
而電影透露各個小細節凸顯出兄弟倆相依為命的情深,例如一起去看電影、參加教會活動(雖然上述兩者應該動機不單純,哈)、
哥哥被軍方追捕逃逸後,告誡著弟弟不可以去參加示威遊行等等。而哥哥粗線條的個性,在片中前段成為了重要的甘草,
最深刻的片對,莫過於哥哥誤以為後坐載著、環抱著的是護士申愛而得意洋洋,殊不知是弟弟振宇。
從整個結構來看,前段歡樂、趣味的情節,恰巧與後段的血腥屠殺造成了極大的反差,甚至呈現了一種荒唐的非現實感。



教堂牧師在片中曾經如此的比喻專制政府:「這個新政權想要得到擁護。如果造反而得不到擁護,
那他們就成為了反叛者。他們現在就像踢一腳熟睡中的狗,在他開始吠之前打他,這樣狗便知道一吵鬧就會被打,因此學會安靜。」

而在戰爭當中,通常學校與醫院是較不會被攻擊的地區,因為裡頭的是救人的醫生與無辜的學生。
電影裡有一段特別觸目的是,當救護車開出了醫院,進入了鎮壓的現場欲將傷者送醫,軍方卻仍舊無差別的掃射,無論醫生、學生、民眾。



從小,人民被以溫良恭儉讓教導著,若是反動,則為暴民不理性。然而當獨裁成為事實的時候,人民還是堅持要走體制化、良民化的路線抗爭嗎?
誠如片中退休軍官所言:「比槍砲更強大的,是人民。」又如電影《V怪客》所言:「人民不應該要害怕政府、政府才應該要害怕人民。」
我們可以看到獨裁者的手段顯得卑劣,例如開始第一波的鎮壓後,市中心的兩具屍體,屍體上還有兩處明顯的彈孔,
而軍方單位卻逕自對外宣稱:「沒有任何人員傷亡」。可笑的是,當政府的暴力已經是有目共睹,上位者卻僅僅認為人民叛亂在先
,鎮壓是適當的處罰,被毆打是活該,如此的心態不正是認可、默許著暴力行為的合法化嗎?而在南韓軍政府動用國家機器,
掌控著宣傳媒體,不顧一切的將光州市民視為北韓共諜與受到煽動的叛亂份子,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國家暴力的最佳實證嗎?



時代下的人民是身不由己的,而二位主角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兩種典型,一是或說熱血也好,
說較具社會參與也好,通常這類的人會成為民主運動的主力;而另一種典型則是比較低調、安分守己的過著生活。
然而當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逼迫聯第二種典型的人民出面抗爭,是意味著踩到了人民某一條不可踰越的界線了。而這樣子的踰越,
人民是不會忘記的;如同片尾最後,護士申愛在廣播車上,在夜深人靜的空巷呼喊著:「光州的市民,請不要忘記我們!不要忘了我們曾經保衛這個城鎮!」
暴力的政治、肉身抵抗的人民,最後在歷史上都會被記上一筆。

政府的暴力,造就了歷史上諸多的社會慘案;在台灣,很直覺的便會聯想到228事件與白色恐怖。
在這樣子牽扯到國族、歷史的電影勢必難以處理。台灣描述228事件相關電影,大概只有侯孝賢的《悲情城市》與林正盛的《天馬茶房》。
但像《華麗的假期》這麼直接不拐彎抹角的劇情片似乎尚未出現,也期待未來能有導演拍出一部不亞於《華麗的假期》的台灣電影。




arrow
arrow

    文學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