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報



看過預告片的人可能會以為這是華特迪士尼的傳記電影,預告片中表現的是迪士尼式的歡樂氣氛,
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在對華特迪士尼本人不了解的狀況下,甚至以為這是在談創辦人的愛情故事。
其實是一部帶有濃厚哀愁情感的電影,故事講述作家P.L. 崔佛斯女士的作品《瑪麗•包萍》被華特改編成電影的過程,
P.L. 崔佛斯女士是一個固執頑固的女性,在改編過程中有著與迪士尼體系迴然不同的看法,
華特不斷在這些細節上與其周旋並希望正式簽約拿下版權,但過程困難重重,直到他們直視故事背後最美好卻感傷的過去。

劇照

最初是衝著湯姆漢克的名號跟對迪士尼本人的好奇才看電影,但很快的就發現湯姆漢克所飾演的角色只是一個配角,
湯姆漢克在這個角色的比較沒有驚人的發揮,艾瑪•湯普遜飾演的P.L. 崔佛斯女士才是真正的主角,
這個角色與艾瑪•湯普遜的另一部電影《魔法褓母麥克菲》有一種相輝映的奇異感,《魔法褓母麥克菲》劇情跟《歡樂滿人間》非常相似,
多了一種戲裡戲外的樂趣。戲份不多的保羅吉馬蒂演的司機在電影中反而比湯姆漢克有更搶眼的表現,
他代表的是一般大眾(美國人)與父親形象,對充滿不屑的高傲女士展示他對生活的另一種詮釋,
樸實有層次的演出把這種美國式的樂觀生活打進了觀眾的心中。

劇照

《大夢想家》直接談到了創作與電影的本質,電影一直是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投射、一種渴望、一種實現,
P.L. 崔佛斯女士的創作也是基於現實人生的再創作,將過去童年快樂卻不美好的際遇轉化為小說,在小說創作中彌補了童年的缺憾,
但在改編的過程中卻需要不斷的直視過去現實生活的傷口,幾次改編的爭執都讓人感到心痛,
如試聽描繪班克斯先生(父親的投射)銀行工作的電影配樂,激動指責編曲人把這個角色描寫的太勢燴、太冷漠,
最終選擇美化現實缺憾而在電影中實現了她對父親的思念之情。

劇照

電影採雙線進行,主線在敘述華特與P.L. 崔佛斯女士在改編上的交手,副線則是回顧作者與父親在澳洲度過的童年,
副線卻比主線更吸引人,比起主線以歡樂掩飾感傷的氛圍,副線則是處處顯示對現實的鼻酸無奈,
父親崔佛斯樂觀且富想像力的教育方式拉近她們的父女關係,這時她心中父親的形象就好若白馬王子一般,
但在父親的身心靈逐漸被酒精侵蝕,小女孩心中那座獨屬父親的城堡也同時敗頹,
澳洲線談的是現實也是談小孩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美好幻想逐步被現實生活吞蝕的普遍現象,
其中一幕崔佛斯被老闆開除,還是女孩的P.L. 崔佛斯意外親眼目睹,這幕的衝擊實在巨大,
好像一瞬間她就被迫長大來看清他父親的真實面貌,雖然看在女孩的面上銀行老闆留了情面,但父親在孩子心中的王子形象已經蕩然無存。






片尾首映會的生活再現與激動落淚的女主角就好像所有愛看電影的人一樣,在昏暗的燈光下於心中完成另一個世界的美好。






arrow
arrow

    文學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