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猶記2013金穗首獎《華麗緣》講述了作家張愛玲短暫造訪台灣的故事,
這部短片之所以出色就在於他提出了對中國作家訪台一事的台灣觀點,
巧妙的將張愛玲與台灣短暫的連結做出想像與詮釋。
《李香蘭的世界》企圖模擬這種華語圈與台灣觀點的連結,
所以花費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講述李香蘭的一生,大致描繪出日本人/中國人的認同模糊,
再花費外三分之一的時間講述李香蘭前來台灣參加劉吶鷗的喪禮以及劉吶鷗的生平,
兩相對照李香蘭日本/中國的認同模糊、劉吶鷗台灣/日本/中國的國族認同。

若依循喪禮訪台的連結脈絡做一對比,將會是相當成功的手法,
同時將距離台灣遙遠且與台灣幾乎毫無關係的李香蘭形成台灣觀點,
進而勾畫出一個時代巨輪下的國族認同模糊,再輔以李香蘭為日人卻在電影飾演中國人的虛實呼應,
如此一來本紀錄片的藝術性與格局之高便毫無爭議。

然而導演似乎勉強抓到了這個精神,卻無心也無力支撐起這樣的架構,變成維基百科式的東扯西講,
彷如今天在維基百科看到相關條目可以一直無盡的點選連結一般的囉嗦,
從李香蘭講到劉吶鷗又扯到霧社事件,片中三者的關聯本已單調且無明確史料支持,
李香蘭、劉吶鷗與霧社事件之關聯僅有《莎韻之鐘》。
關鍵問題的處理如李香蘭為何參加劉吶鷗喪禮以及如何相識皆以導演模稜兩可的旁白帶過。

加上大量旁枝末節的資訊補述,像是找來霧社事件遺族發表對霧社事件的看法,
或是詳盡介紹《莎韻之鐘》導演的經歷與手法。這些資訊究竟與李香蘭何干?
霧社事件到底跟李香蘭有什麼關係?這些多餘的補述可以說是畫蛇添足。

關於李香蘭生平大致依循年表的方式進行,比較有意識的概念是以李香蘭在滿州映畫時期的「大陸三部曲」為經緯,
構畫出李香蘭在戰爭時期的生活閱歷,這一手法若使用得當可以使得
李香蘭/山口淑子、現實/虛幻等模糊界線更加深入的建立,
這一互文關係將國族認同的模糊與虛實的模糊搭上了邊。
但導演引用相關作品的討論極為模糊,淪為李香蘭電影作品的有聲書。

《李香蘭的世界》最大的敗筆就在於觀點的模糊,而這一問題就出在導演本身,
通常紀錄片的旁白代表了導演對記錄事件、人物的觀點,但本片的旁白(導演兼任)跳躍性的觀點,
甚至加入以模仿李香蘭、劉吶鷗主述的旁白音,這種不客觀且高度揣模他人的旁白設計,
讓紀錄片本身出現了非常致命的邏輯謬誤,現今許多紀錄片會以重現的手法表現已經無法真實記錄的事件、人物,
但不應該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去揣模人物的想法,這是等同於編劇的劇情片作法大大的傷害了《李香蘭的世界》的可看性。
導演凌亂模糊的旁白觀點簡直比李香蘭、劉吶鷗的國族認同模糊與大時代悲劇還要荒謬。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香蘭的世界 女性影展
    全站熱搜

    文學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